Visions du « barbare » en Chine, en Corée et au Japon 中、韓、曰三國眼中的"野蠻人"

Textes rassemblés par Isabelle Rabut, collection Colloques Langues’O, INALCO, Paris 2010.

Le barbare, analyse Isabelle Rabut dans son introduction, est la figure par excellence de l’altérité, celle que l’on rejette et celle qui fait peur. La Chine s’est imposée en Asie comme l’étalon par rapport auquel se mesurait le degré de civilisation.

中、韓、曰三國眼中的"野蠻人"
在亞洲,文明程度的高低,其標準是中國定下的。也因此,為了對抗西方"野蠻人",亞洲國家以自身的文化一一尤其是儒家文化一一為基礎,組成了抗拒的力量!
一般而言,野蠻人的定義,乃是因為沒有文字,主要是靠遊牧或農業,生活於邊垂地區的不穏定狀態,尤其是強調體力,而不太看重書本上的知識。而文明的定義,則是指"文字、禮儀、及法律"!
中國在二十世紀初,雖然動盪不安,但是中國人對文化的自信,卻基本上未曾動搖。韓國大部分的文化,源自中國。日本則比較特殊,雖然從外來的中國文化,借鏡甚多,但仍然強調自我認同。
也因此,在東亞,地緣政治這張牌,很早就已被打出。辟如日本,為了抗拒該國被附庸化,從而對中國霸權,造成重要的障礙。為了對抗來自歐洲的挑戰,日本思想家已成功的把西方"野蠻化",他們把優越的西方物質文明,與西方精神文明,強加分隔,並讓二者互相對抗,而日本則利用這中間的矛盾,建構自己的文明!

Lire la suite